千古名篇《兰亭集序》背后,可能暗藏着军方大佬们的惊天密谋_王羲之_东晋_北伐
兰亭盛会,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次名流贤士的聚会,召集人王羲之更是为此还留下了千古名篇《兰亭集序》。这次千百年来被后人认为是文化沙龙的聚会,看似是吟诗作对,流觞曲水,却极有可能是一次秘密地军事会议,背后隐藏着东晋军事大佬们惊一次惊天密谋,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
原来以书法闻名的王羲之的真正身份是东晋的军事将领,而书法只是他的副业而已。他家就是《琅琊榜》中的琅琊王氏,堪称东晋四大门阀士族之一,琅琊王氏在东晋王朝可谓权倾一时,同时由于王羲之的卓越军事才能,他曾担任过北伐统帅,之后出任宁远将军、右将军等职。兰亭盛会举行的永和九年,正是东晋遭遇内忧外患的时期,前线战火不断。王羲之管辖的会稽等地更是旱灾连年,忧国忧民的王羲之不可能在国家兴亡之际还要吟诗作乐。
展开剩余61%当我们查阅兰亭集会的人员名单后,惊奇地发现参会的人员竟然是王羲之与谢安、孙绰等四十一位东晋军政高官,其中有22人来自军队,更有3人直接来自前线。前线正在打仗,职责在身的军事将领,不可能为了附庸风雅而擅离职守。那么,他们千里迢迢赶来又是为了什么呢?
在东晋王朝建立以来,一直试图北伐复国。永和八年,殷浩率领北伐大军在淮河一线与敌军对峙。此时国家形势紧急,王羲之召集的此次秘密会议,极有可能是与各大将领共同商讨北伐之事。
更巧的是永和十年正月,东晋与前秦爆发了晋攻前秦之战,东晋中军将军、扬州刺史殷浩因北伐失利被废为庶人,朝中大权尽落桓温之手。二月,桓温亲率步骑兵4万从江陵(今属湖北)北上;水军从襄阳(今屑湖北)沿沔水入均口(今湖北均县西),至南乡(今河南淅川东);步兵从淅川趋武关(今陕西商洛西南丹江北岸);命梁州刺史司马勋由梁州(今陕西安康西北)出兵子午道(自今陕西安康穿秦岭至长安县子午镇)北进,合击秦军。难道这都只是巧合,难免不让人与永和九年的兰亭盛会联系在一起呀!
在这次兰亭盛会上,一时间各大名士慷慨陈词,饮酒作诗,王羲之挥笔作序,写下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《兰亭集序》,而且极有可能在这篇《兰亭集序》隐藏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。各位大佬,你们怎么看呢?
发布于:天津市